四海同風,禮樂和鳴。2025年9月28日,是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誕辰2576年紀念日。上午,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廟舉行,海內外各界人士共同拜謁至圣先師孔子。
9月28日,2025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廟舉行。(通訊員 楊國慶)
上午9時許,伴隨九聲鐘響,明故城城門緩緩開啟,大典啟動。在6名禮生的引領下,參祭人員佩戴黃色綬帶,正衣冠、拾肅容,沿孔廟古柏蒼蒼的道路,按中、東、西三路行進,依次步入萬仞宮墻內,參加開城、開廟、啟戶等儀式。隨后,祭祀隊伍來到大成殿前,在無伴奏合唱《〈論語〉節(jié)選》的空靈歌聲中,主祭嘉賓和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獻花籃。
“泱泱華夏,巍巍吾邦。文明浩瀚,源遠流長……文明互鑒,美美與共?!笔☆I導恭讀《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祭文》。全體嘉賓整理衣冠,莊然肅立,面向大成殿孔子像行三鞠躬禮。10時許,祭孔大典結束。在童聲《尼山敬師歌》的歌聲中,嘉賓依次離場。
公祭孔子大典,簡稱祭孔大典,是中華民族以祀典的形式對孔子和儒家圣賢表達尊崇與禮敬的紀念活動。每年9月28日孔子誕辰日,海內外孔子后裔及各界嘉賓會聚曲阜孔廟,拜謁至圣先師。這一儀式,如今也成為每年孔子文化節(jié)的“重頭戲”。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以“仁禮天下·和合大同”為主題,嚴格遵循古禮儀規(guī),于樂舞告祭聲中再現“金聲玉振”的禮樂盛景;敬獻花籃、恭讀祭文,既表達對先賢智慧的致敬,也回應“天人合一、協(xié)和萬邦”的時代命題。
祭孔大典總導演周長征表示,祭孔大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嚴格遵循禮制規(guī)范,力求呈現莊重、典雅的儀式效果,讓遠道而來的海內外嘉賓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
當參祭人員入城時,編鐘樂舞《金聲玉振》上演。《金聲玉振》不僅體現了古代音樂與哲學的深度融合,也反映了儒家對禮樂教化功能的推崇。
“今年《金聲玉振》首次以‘天子長安’編鐘為核心元素編排,嚴格遵循周朝禮樂制度中‘天子四面懸掛鐘磬’的規(guī)范鑄造?!贝蟮鋵а萁M副組長韓開告訴記者,編鐘全套共111枚,總重量9.5噸,是目前規(guī)模最大、音域最廣的仿古青銅編鐘集群。
典禮中,青春與傳統(tǒng)的“互動”,也成為文化傳承的生動注腳。參與八佾舞《新編祭孔樂舞》表演的曲阜師范大學學生聶怡然說,她和同學們希望通過“誠于心、形于外”的肢體動作,表達對至圣先師的敬仰之情,讓所有在現場和在屏幕前觀看的人都能感受到這份肅穆莊嚴。
土耳其IT工程師Yeliz是第一次來中國。她說,選擇孔子誕辰這樣特別的日子盛裝打扮而來,是因為多年來她一直仰慕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樣的東方智慧真的很讓人尊重。”
“在現場看祭孔大典和在電視上看完全不一樣,來到歷史發(fā)生地,感覺很震撼?!焙D鲜∪诿街行念檰栐烂倒逭f,儒家思想是一套宏大的哲學體系,構建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指引著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對當今國際關系的處理也很有幫助。
“孔子‘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指引我們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而‘因材施教’的智慧更讓我們懂得尊重差異、點亮個性。身為教師,我們定當以先賢為范,傳承‘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精神,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眳⒓油昙揽状蟮?,全國模范教師代表楊勇說。
孔子的后人在全球開枝散葉,儒家思想對世界各地尤其是東亞文化圈產生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今年,祭孔大典進一步打破地域、行業(yè)、群體的界限,以全球“云祭孔”的形式,廣泛聯動衢州孔廟、北京孔廟(國子監(jiān))、甘肅天水文廟、韓國成均館、印度尼西亞孔教總會等海內外60余家孔廟、文廟、儒學機構及孔子學堂,吸引3500萬觀眾在線參與,形成“全球參與、共傳文脈”的熱烈氛圍,共同奏響了一曲跨越時空、聯通四海的文化共鳴樂章。
記者從尼山世界儒學中心了解到,廣大網友通過線上祭孔平臺參加虛擬祭孔、AI問答挑戰(zhàn)等,#2025全球云祭孔#、#云祭孔這波文化輸出絕了#、#2025全球云祭孔儀式感拉滿#等話題閱讀量超1800萬次。
掃碼閱讀祭文全文
?。ù蟊娦侣劇ご蟊娙請笥浾?趙琳)
來源:大眾新聞客戶端
編輯:王譽林 張永超 劉德增
一審:賈春毅
二審:孫瑞永
三審:管延會